日期:2025-09-11 07:16:51
残暑昼犹长,早凉秋尚嫩。
露荷散清香,风竹含疏韵。
幽闲竟日卧,衰病无人问。
薄暮宅门前,槐花深一寸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盛夏残留的暑气,尚未消散,白天依旧显得漫长。处暑时节,凉爽刚刚降临,秋意还比较浅淡。
荷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,散发出清雅的香气;竹林里吹过一阵微风,竹叶随风摇摆,别有疏朗的韵致。
幽闲的日子,无事可做,只能整日躺卧,加上年老体衰,疾病缠身,好长时间无人问候了。
傍晚时分,我来到住宅门前,看见槐花飘落,堆积已有一寸深了。
注释
图片
疏韵:淡雅的韵致。
注释引用:百科赏析
图片
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处暑节气诗。
这首诗最绝妙之处,在于以“秋凉闲卧”为核心,四句诗从“秋凉”之天气、“秋凉”之景色、“闲卧”之状态、“闲卧”之心境,四个维度,层层相扣,紧贴主题,构建出完整的处暑节气闲居意境。
“残暑昼犹长,早凉秋尚嫩。”首联是说,盛夏残留的暑气,尚未消散,白天依旧显得漫长。处暑时节,凉爽刚刚降临,秋意还比较浅淡。这是写“秋凉之天气”。
此句点明“秋凉”背景,铺垫“闲卧”缘由,为全诗的“时令铺垫”,直接呼应主题中的“秋凉”。“残暑未消”说明天气仍有暑气余温,“早凉初至”“秋尚嫩”则精准写出初秋“凉而不寒”的特点——正是这种不冷不热、舒缓平和的气候,为“闲卧”提供了舒适的环境;同时“昼犹长”暗示白天时间充足,无需匆忙劳作,自然引出后文“竟日卧”的闲逸状态,让“闲卧”的行为更显合理。
“露荷散清香,风竹含疏韵。”颔联是说,荷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,散发出清雅的香气;竹林里吹过一阵微风,竹叶随风摇摆,别有疏朗的韵致。这是写“秋凉之景色”。
此句写景尤美,荷香、竹韵,正是处暑时节的景物特征。诗人以“秋凉”之景,衬“闲卧”之境,为“闲卧”时的“感官体验”,从嗅觉、听觉两方面强化“秋凉闲卧”的惬意。清淡、宁静,既是“秋凉”之延伸,也烘托出“闲卧”之心境。
“幽闲竟日卧,衰病无人问。”颈联是说,幽闲的日子,无事可做,只能整日躺卧,加上年老体衰,疾病缠身,好长时间无人问候了。这是写“闲卧之状态”。
此句直写“闲卧”之状态与缘由,揭示“闲卧”之深层心绪,为主题“核心落点”。“竟日卧”直白写出“闲卧”之时长,呼应“闲”字;而“衰病”则解释“卧”的原因。“无人问”进一步深化情绪:这份“闲卧”中藏着孤独,无人关心的衰病,让“闲”添了几分无奈。
“薄暮宅门前,槐花深一寸。”尾联是说,傍晚时分,我来到住宅门前,看见槐花飘落,堆积已有一寸深了。这是写“闲卧之心境”。
此句承接“闲卧”之行动,以景收束“秋凉”之心境,为“闲卧”的延伸与收尾,从室内“闲卧”转向室外,以景呼应“秋凉”与“闲”。诗人“竟日卧”后,傍晚起身至门前,所见“槐花深一寸”的景象,既是初秋的典型景致,呼应“秋凉”;又以“一寸深”的落槐暗写时间流逝。
纵览全诗,诗人通过荷香、竹韵、宅前,槐花等几个意象,寥寥数笔,就将一幅绝美的处暑景物图勾勒出来,让人感受到了秋意的清凉、韵味、情思与哲思,最后以景结情,意境绝美,余韵悠长,给人一种处暑之美的无尽想象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安全炒股配资门户,10大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信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