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28 06:41:38
2023年春天,我在老家的小县城签下了一套总价58万的房子,首付8万,贷款50万,月供2500元。
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终于“上岸”了——有房,有家,像个真正的大人。可谁也没想到,半年后的今天,我坐在空荡荡的毛坯房里,看着未拆封的油漆桶和堆在角落的装修材料,心里却像被掏空了一样。
我不是没想过后果。26岁,没有五险一金,没有稳定工作,靠接一些设计私活和短视频剪辑勉强糊口。父母劝我再等等:“等你有个正式工作、交着社保,再买房也不迟。”可我总觉得,房价不会等我,年龄不会等我,人生好像总得先迈出一步,才能看见路。
于是,我咬牙签了合同。
刚还第一个月贷款时还挺轻松,毕竟2500对很多一线城市的人来说不算什么。但问题不在数字本身,而在于它的“不确定性”。我的收入不稳定,有时一个月能赚七八千,有时连2000都不到。每当月底临近,我就开始焦虑:这个月能不能准时还?下个月有没有活?万一哪天平台规则一变,我的客户全跑了怎么办?
最怕的是生病。有一次发烧到39度,想去医院又犹豫——没有医保,挂一次号、拍个片子就得三四百。最后我吃了退烧药,硬扛了两天。那一刻我才明白,所谓“自由职业”的背后,是连基本保障都没有的裸奔。
我也尝试过找正式工作。投了几十份简历,要么要求“三年经验+全日制本科”,要么工资开到3500还要求加班到晚上九点。而一旦入职,我就得面临通勤、打卡、KPI考核……更现实的是,很多单位试用期不缴社保,转正后才交。可我这房子,一天不还贷都不行。
有时候我会问自己:当初为什么非要买房?
答案很复杂。也许是亲戚朋友都在催,“你都26了该成家了”;也许是朋友圈里别人晒新房带来的无形压力;也许只是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,抓住一点点属于自己的“确定性”。
可现实是,房子给了我安全感,也带来了更大的不安。它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,绑在我的脚上,让我既飞不高,也跑不快。
但我并不后悔。
因为这套房子,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我开始学习理财,记账每一笔支出;我自学视频剪辑进阶课程,提升接单竞争力;我还注册了个体户,准备以灵活就业身份自己缴纳社保。
最近,我把房间简单装修了一下,打算做成一个居家办公+短视频拍摄的空间。未来也许可以做自媒体,分享像我这样的“小镇青年生存实录”。哪怕每月多赚1000块,也能减轻一点心理负担。
我知道,在大城市的人眼里,2500的月供不算什么;在体制内的人看来,我没有五险简直是“作死”。但对我们这些卡在夹缝中的年轻人来说,每一次选择都是赌注,每一步前行都要自己买单。
如果你也和我一样:没背景、没铁饭碗、在小城挣扎求生,请别轻易否定自己。我们不是失败者,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,试图在这座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中,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房子不只是砖瓦水泥,它是梦想,也是责任。它提醒我:不能躺平,也不敢倒下。
26岁,我在小县城买了房,还没站稳,但一直在走。
——写给所有正在努力扎根的年轻人。
安全炒股配资门户,10大配资平台,股票配资信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